十年前,布列斯特要塞还是一片被人遗忘的荒凉废墟。而你们,保卫过它的英雄们,不但不为人知,反而多半因受过希特勒战俘营之苦,竟遭到令人屈辱的怀疑,有时甚至是极不公正的待遇。

——斯米尔诺夫

一、斯米尔诺夫的新选题

约莫1954年初的光景,曾经的战地记者、未来的苏联作协党组书记、时任《新世界》杂志社副总编的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刚刚完成报告文学《第聂伯河上的斯大林格勒》的创作,正在酝酿新的选题。斯米尔诺夫原先的打算是,写一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的纪实作品。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异常惨烈,苏联红军付出了巨大牺牲。好友纳加耶夫随口的一句提醒,让他改了主意:既然是守卫要塞,为什么不写布列斯特?毕竟,那才是一切的开始。

是的,布列斯特要塞是苏德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二战东线的地标工事。令人费解,当时关于布列斯特要塞的文字材料却极为贫乏,普通人对之也不甚了了。在斯米尔诺夫的印象里,《火星》杂志两年前刊发过一篇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的通讯,作者是兹拉托戈罗夫。斯米尔诺夫很快找出了兹拉托戈罗夫的文章,一篇很有启发性的报道,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足以感召人,斯米尔诺夫由此下定了写布列斯特的决心。稍感欠缺,兹拉托戈罗夫文章的细节还不够详尽、部分疑团也未及解答,特别是当事人的回忆和讲述少之又少。

要塞的保卫者都去哪儿了?

斯米尔诺夫致电兹拉托戈罗夫,询问他手头有无更多的资料。兹拉托戈罗夫的答复叫人失望:没有更多资料了,你文章中所见即我所闻。兹拉托戈罗夫倒也没把话说死,他告诉斯米尔诺夫,1952年《火星》杂志刊发他的文章后,编辑部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参加过布列斯特要塞的保卫战。兹拉托戈罗夫存有那封信的复印件,但不能打包票一定能找到。如果能找到,他会第一时间交给斯米尔诺夫。

没过多久,好消息来了,兹拉托戈罗夫从文件柜里翻到了信的复印件,复印件很快交到了斯米尔诺夫手上。信发自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首都埃里温,寄信人:马捷沃相。撞到枪口上了,斯米尔诺夫对马捷沃相并不陌生。那段日子,他正泡在苏军中央博物馆。馆藏的一份材料,多次提到了马捷沃相。在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中,他担任第六步兵师第84团政委福明的副手。从信的内容了解,他如今是一名采矿工程师,领导亚美尼亚的一支地质勘探队。

斯米尔诺夫循着信封上的具体地址,联系上了马捷沃相。两人见面的时间是1954年8月1日,地点是埃里温,马捷沃相的家。站在斯米尔诺夫面前的是一个光头的精壮汉子,褐色的眼睛炯炯有神,浑身上下透着股干练。天气炎热,好客的工程师带着作家去埃里温郊外的谢万湖游玩。在湖畔浴场,双方坦诚相对,斯米尔诺夫看清了马捷沃相满身的伤疤,臀部右侧还有一处夸张的凹陷,战争的馈赠总是那么触目惊心。池边的躺椅上,满身伤疤的工程师向作家谈起了自己的过往。

马捷沃相祖上是世居土耳其卡尔斯省的亚美尼亚裔,20世纪初,为了躲避种族屠杀,从土耳其迁到了亚美尼亚。马捷沃相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受益者,在埃里温接受了完整的基础教育,顺利考入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大学毕业,他响应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的号召,回亚美尼亚从事采矿工作。1939年5月,日苏为争夺诺门罕地区发生冲突。当年9月,马捷沃相报名参军。可军列没把高加索的新兵蛋子拉往远东,而是开到了白俄罗斯西部边界、布格河东岸的布列斯特市。此地属于苏联才几天,是苏联与她未来的对手德国瓜分波兰的成果。

马捷沃相被分配到第84团,驻守布列斯特要塞。像许多高学历的士兵一样,他在军营如鱼得水,入伍当年就被推举为该团的团委书记,次年加入苏共,成为团政委福明最为倚重的下属。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当天,福明考虑到要塞军官可能遭受的战损,火线任命马捷沃相为第84团第一副政委。

马捷沃相在战斗中的表现,不负福明的信任。6月22日,马捷沃相与战友对突入中央堡垒的德军发起反冲锋,全歼敌军。在跟德军的肉搏中,他头部和背部两次受轻伤。次日,他在守卫霍尔姆门时遭到炮击,弹片剜掉了他臀部的一大块肉。臀部伤势非常严重,他失血过多,陷入昏迷。昏迷的马捷沃相在要塞地下室躺了几天,直到6月30日被德军俘虏。

德军将马捷沃相送到布列斯特市南郊的一座战俘营,在那里他又躺了三个月。9月初,他伤势有所好转能下地行走,便立即策划逃跑。一个深秋的夜晚,马捷沃相带领六名被俘战友,匍匐爬过铁丝网,成功逃离战俘营。此后两年半,他在苏联西部德占区进行游击作战,多次负伤。1944年初,红军逼近乌克兰卢茨克,担任地下组织领导人的马捷沃相在城内发动起义,协助红军击溃守城德军。卢茨克光复,马捷沃相则正式归队。归队的马捷沃相被授中尉军衔,担任一个近卫军加强连的连长。他随这支部队横扫半个欧洲,于1945年5月参加了攻克柏林的战斗。德国国会大厦的砖墙上,有马捷沃相用刺刀刻下的话:“我来自布列斯特。”这是属于参加过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乃至二战军人的最高荣耀。马捷沃相胸前的勋章,与他身上的伤痕大致匹配:卫国战争勋章、红星勋章等。然而,呈请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文件,始终没获批。

躺在池边听马捷沃相讲述的斯米尔诺夫,觉得不可思议。依作家的经验,马捷沃相这种苏德战争从头打到尾的老兵,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是标配,命运何以对他如此吝啬?1954年8月中旬,斯米尔诺夫陪马捷沃相重游布列斯特。回程途径莫斯科,马捷沃相的一个举动让斯米尔诺夫明白了什么。工程师提出要在首都稍作逗留,他要向苏共中央申诉,重新审查他的党籍问题。原来,马捷沃相的党籍一直未能恢复,而他未能恢复党籍只是由于——他当过俘虏!

好了,自斯米尔诺夫决定写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后,困扰他的一系列谜团终于有了破解的路径。为什么人们对要塞保卫战的了解很少,对参加要塞保卫战英雄的了解更少?因为,参加要塞保卫战的英雄很多都有被俘的“耻辱”经历。而在苏联意识形态的话语中,英雄与俘虏无法调和。

或许,马捷沃相的直接领导、第84团政委福明是“幸运”的,他在要塞中央堡垒失守后,当场就被德军枪杀。所以,福明是苏军档案中在册的英雄,备极哀荣。或许,马捷沃相也是幸运的,他尽管曾被俘,可他凭自己的力量逃离了战俘营,重新加入了抵抗德军的队伍。所以,马捷沃相起码没背上叛徒的骂名,并且在他反复陈情下,于1954年底恢复了党籍。

问题是,如马捷沃相那样能从战俘营成功逃脱的幸运儿,是极少数,可以忽略不计。绝大多数人要在战俘营里等待战争的结束,或者,他们的生命在胜利曙光降临前已经终结于战俘营。德军给出了数据,布列斯特战役俘获的苏军士兵大约有7000人。

斯米尔诺夫的新选题,占比很高的工作就是在“7000人”的灰色地带挖掘。他于1957年出版的《布列斯特要塞》,与其说是一部纪实作品,不如说是作者的一次寻访之旅,更是一次洗冤之旅。

斯米尔诺夫著《布列斯特要塞》

二、保卫东堡的那位少校

马捷沃相是斯米尔诺夫寻访之旅的起点,是他正式采访的第一位要塞保卫者。1954年8月中旬斯米尔诺夫与马捷沃相的布列斯特之行,又有新伙伴加入。新伙伴来自明斯克,叫马赫纳奇。他是斯米尔诺夫的同行,担任白俄罗斯《文学艺术报》的编辑,也是斯米尔诺夫高尔基文学院的校友。马赫纳奇有个更重要的身份,马捷沃相的战友,布列斯特要塞的又一位保卫者。

在并肩战斗过的地方,两位失散多年的兄弟,紧紧抱在了一起。马赫纳奇与马捷沃相一样,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也和马捷沃相一样身负重伤、失去知觉,终而被德军俘虏。不太走运,马赫纳奇的左腿受了贯穿伤,落下残疾。由于腿伤没能痊愈,马赫纳奇没能像马捷沃相一样从战俘营逃脱。他长期被关押在各地的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才被释放。

很巧,马赫纳奇与马捷沃相被关押在同一座战俘营,对,在布列斯特市南郊。于是,一行人顺道走访了那个地狱。一幢幢红砖营房依旧在,周边已被茂密的树林围绕,往昔恐怖的景象不复存在。在营房之间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不算太高的方尖石碑,碑身上刻着:为我国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站在方尖碑前,当年的囚徒相拥而泣,任他人怎么劝解都无济于事。恣意流淌的泪水,裹挟着强烈而复杂的情感。给他们造成伤害的,不仅仅是扑面而至的硝烟,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譬如那句碑文,就让面对它的人百感交集又无比尴尬。诚然,为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人是英雄。可是,为独立和自由流过血和泪却没能牺牲的人,又算什么?是失去知觉而侥幸苟活的可怜虫,是但求一死而事与愿违的倒霉蛋?

烧脑的问题,犹如粘在鞋底的口香糖,恼人又缠人。还是谈点别的吧。

为了扯开话题,马赫纳奇向同行者聊起了一件事。他在战俘营医院养伤时,为他治疗的苏军军医们曾无意间议论过,直到1941年7月下旬,德军还在往战俘营里运送布列斯特要塞里受伤的俘虏。咦,怎么回事?着实有些颠覆认知。德军历来宣称,他们于6月30日占领了要塞。苏军的战史,也默认了这个时间点。究竟是德军的战报造假,还是军医的记忆有误?作家有义务把掌握的资料再梳理一遍。

斯米尔诺夫在苏军中央博物馆查资料时,复印过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是1942年3月苏军在奥廖尔地区的作战中从德军第45步兵师师部缴获,名叫《关于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战报》。提个醒,第45师正是德军突袭布列斯特要塞的主攻部队。战报以日志的形式,记述了布列斯特要塞之战的进程。斯米尔诺夫对战报中自1941年6月26日起的记载,尤为好奇。自这一天起,东堡成了要塞抵抗的据点。东堡抵抗的指挥官,是一名少校。6月30日,德军狂轰滥炸下攻占东堡后,搜了底朝天却没能发现这位少校。

疑问随之产生:其一、东堡是指哪儿?一般来说,人们理解的布列斯特要塞,是由布格河和人工运河分割开的四个堡垒组成,中央堡垒位于整个要塞的中心,中心堡垒西南是捷列斯波尔堡垒,正南是沃伦堡垒,北边则有科布林堡垒。不存在东堡之说啊。其二、保卫东堡的那位少校是谁?他是死是活,如果活着,6月30日之后他去哪儿了?进一步的联想,这位少校与战俘营医院军医们所议论的“7月下旬被送进来的受伤战俘”又是什么关系?

布列斯特要塞布防图

带着上述疑问,1955年2月,斯米尔诺夫再度来到布列斯特。这一次,他扩大了寻访的范围,走遍了布列斯特州的很多地区。老天有意成全他,在离布列斯特市不远的扎宾卡,作家遇到了一位预备役中尉科洛米耶茨。一问,科洛米耶茨也参加过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再一问,他保卫的恰恰是东堡。妥了,斯米尔诺夫的第一个疑问有了答案,所谓东堡,其实是要塞北大门东侧的一处马蹄形工事。科洛米耶茨当即带着斯米尔诺夫,实地探访了已沦为破败土墙的工事。睹物思人,第二个疑问有了部分答案。科洛米耶茨回忆,指挥东堡保卫战的的确是一位少校。嗯,少校真是一位优秀的军官,只有排比句才配得上他卓越的军事才华:一个刚毅非凡的人、果断干练的人、英勇无畏的人……那少校叫什么?科洛米耶茨的大脑有点宕机,时间太久,记忆模糊了,格里戈里耶夫或者尤苏波夫?感觉都不是。没事,斯米尔诺夫随身带着一份要塞保卫战军官的名录,虽然不全,不妨试试。作家像课前点名的老师,向预备役中尉念起了一串名字。当斯米尔诺夫念到“第42步兵师第44团团长扎夫里洛夫”的时候,科洛米耶茨浑身一震,犹如被闪电击中:没错,就是扎夫里洛夫,保卫东堡的扎夫里洛夫少校,德军战报里的那位少校!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终于有了他的名字,扎夫里洛夫。当然,在科洛米耶茨讲述的故事里,扎夫里洛夫生死不明。科洛米耶茨是在6月30日的战斗中受伤被俘的,而那一天他没见到过他的团长。他在战俘营里则听东堡的战友说,扎夫里洛夫好像自杀殉国了。听说的事靠谱吗?

斯米尔诺夫在布列斯特州的一个小镇卡缅涅茨走访时,困扰人的死结被一位医生抽出了线头。医生叫沃罗诺维奇,没参加要塞保卫战,但被德军抓到战俘营里当过军医,您没猜错,就是布列斯特市南郊的那一座。沃罗诺维奇是不是救治过马赫纳奇的那位军医,无从考证。可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确凿凿地记得,在1941年7月23日,战争爆发后的第32天,德军往战俘营医院里送来了一位受伤的少校。军医之所以如此肯定,因为德军送来的这位少校,让人印象太过深刻。知道他有多瘦吗?纯粹就是一具还有微弱呼吸的骨架。套在骨架外面的军装丝丝缕缕、残破不堪,满脸尘土,须发杂乱。不消说,骨架子已经不能吞咽,得靠人工灌食维持生命。一个小时前,这副骨架还在要塞的一处掩体里孤军奋战,用手枪和手榴弹打死了好几个德国士兵,直到被手榴弹震晕后被俘。德国人之所以不杀他,完全是出于尊敬,一种军人对军人的尊敬。此后几天,陆续有好几批德国军官专程从布列斯特市赶来,争睹苏军战神的风采。

军医说到这儿,作家已经迫不及待,直觉告诉他,待解方程式已经到了最后一步。流程跟面对预备役中尉时一模一样,斯米尔诺夫又掏出了那份要塞保卫战军官的名录。一如所料,念到“扎夫里洛夫”,军医很有把握地点了点头,是他,就是他!嗯,保卫东堡的扎夫里洛夫少校没有死,准确说,他至少活到了1941年7月23日。后来呢,扎夫里洛夫是生是死?军医爱莫能助了,他很快就被调到了另一座战俘营,而布列斯特市南郊的战俘营也于1942年解散。

问题不大。对于斯米尔诺夫来说,已知项“第42步兵师第44团团长扎夫里洛夫”,足够他拉直剩下的问号。作家回到莫斯科,从苏联国防部干部总局里查到了扎夫里洛夫的人事卡。人事卡已经破损,墨水也已褪色,但文字还能看得清——

彼得米哈伊洛维奇扎夫里洛夫,男,鞑靼族,1900年生于喀山。1918年入伍,1922年入党。参加过讨伐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战斗。国内战争结束,长期驻防克拉斯诺达尔。1936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9年毕业后任第42步兵师第44团团长,参加芬兰战争。1941年调防布列斯特要塞。

在人事卡最下端,有用新鲜绿墨水写的三行字,弥足珍贵的三行字。第一行:1941年7月23日,在布列斯特被俘;第二行:1945年5月5日,从战俘营释放;第三行:克拉斯诺达尔红色近卫军区武装部。

答案揭晓了,扎夫里洛夫在克拉斯诺达尔,他还活着。

扎夫里洛夫

三、一位有着强烈倾诉欲的老兵

斯米尔诺夫与扎夫里洛夫见面的时间,是在1955年3月,北高加索的早春。克拉斯诺达尔火车站,作家仔细端详着自己从档案里打捞出来的人,身材瘦削、神色疲惫、亚洲人才有的宽脸庞,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戴着一顶老式的布琼尼帽,看上去要比55岁的实际年龄苍老一些,也没有马捷沃相那般意气风发。在《布列斯特要塞》一书中,斯米尔诺夫用了比较俗套的修辞:饱经沧桑。一点都不奇怪,“饱经沧桑”是过去14年的遭遇对扎夫里洛夫形象的塑造。

接站之后,扎夫里洛夫把斯米尔诺夫带到了自己的家,克拉斯诺达尔远郊、靠近黑海的一座土坯房。扎夫里洛夫的第二任妻子玛丽亚已在门前恭候,女主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周到而殷勤。土坯房的房前屋后种满了葡萄树,宾主双方坐下用餐,桌上摆着新酿的红酒。

借着酒劲,扎夫里洛夫对斯米尔诺夫谈起了自己,源源不断,滔滔不绝,嗓门大得骇人。算起来,他谈了不是一顿饭的工夫,也不是一天,而是将近一周。哦,扎夫里洛夫的倾诉欲该有多么强烈。连打开他记忆闸门的人,都感到无比惊讶。斯米尔诺夫就是扎夫里洛夫苦苦等待的人,来听他讲述的人。而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此时此刻的讲述。他生怕斯米尔诺夫漏听任何一处细节,在每一段讲述之后,他总是用“怎么能忘记”来加强语气。

作家把老兵的每一句话都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怎么能忘记呢?只是他更感兴趣的,是老兵1941年7月23日之后的经历,那是档案里语焉不详的内容,也是他人讲述中未能抵及的部分。

正如军医沃罗诺维奇所回忆的,扎夫里洛夫被送进战俘营医院时,差不多是一具骨架。可骨架里的骨髓是鞑靼人的,一种坚韧不拔、生命力超强的精神原浆。几天人工灌食,扎夫里洛夫的躯体渐渐有了生机,神志也从半谵妄状态慢慢转向清醒。接替沃罗诺维奇救治他的被俘军医马霍文科和彼得罗夫,尽一切可能来呵护这位英雄。他们谎称扎夫里洛夫得了伤寒,将他送到隔离病房,避免了德国人无休止的骚扰。当他能下床行走,两位军医又想方设法安排他到战俘营厨房干活。靠着灶台近,吃东西总归方便些。1941年底,扎夫里洛夫的身体康复了八九成。

1942年春,布列斯特市南郊的战俘营解散。扎夫里洛夫坐上了西去的战俘列车,辗转于波兰、德国和奥地利。他先后被关押在哈默尔堡、拉斯文布吕克和毛特豪森战俘营。在每一座战俘营,他都谋划过逃跑。可由于上述战俘营都位于德占区腹地,警备森严,加之严重战伤给他造成了不可逆损害,譬如双耳失聪和右手残废,结果都未能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默尔堡战俘营,扎夫里洛夫结识了苏军工程兵中将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卡尔贝舍夫。卡尔贝舍夫是沙俄时代就为国效力的名将,一战时就是他主持了布勒斯特要塞的修建。苏德战争爆发,他在强渡第聂伯河的战斗中,被炮弹炸昏,不幸被俘。德国人知道卡尔贝舍夫的赫赫声名,使出各种伎俩诱他变节,将军却丝毫不为所动。敬酒不吃吃罚酒,他的待遇被降到了最低标准,每天就是一盆难以下咽的稀菜汤。卡尔贝舍夫“颜不改其乐”的状态激励着战俘们,扎夫里洛夫更是敬佩有加。有一次,少校请教将军:战争会何时结束?将军端着盛汤的盆子,笑了笑:这样的稀菜汤,咱们喝上1000天,战争就会结束——以我们的胜利结束。

将军的预测非常准确。战争的确是在那次谈话后三年结束,胜利者也的确是苏联。遗憾的是,将军没能亲自检验自己的预言。1945年2月18日,德军在毛特豪森战俘营杀害了卡尔贝舍夫,还用冷水将他的遗体浇筑成冰块。好在少校替将军见证了预言的实现,他活着等来了胜利。将军牺牲不到三个月,毛特豪森战俘营被盟军解放,扎夫里洛夫重获自由。

回到苏联后,扎夫里洛夫受到的政治审查不算苛刻,满身的伤痕和羸弱的躯体让人不忍质疑。他被恢复了少校军衔,且在1945年9月被重新任用。扎夫里洛夫的新职务有点讽刺,西伯利亚一座日军战俘营的主管。他在新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因为有基层带兵的经验和被俘的惨痛经历,他应付裕如。扎夫里洛夫管理的战俘营,没有其他战俘营里常见的伤寒病流行,物资的采购环节更是杜绝了任何舞弊行为。餐桌一侧的墙上贴着一张战俘营颁发的奖状,是对他工作的犒赏。斯米尔诺夫则对他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战俘也是人嘛。是啊,战俘也是人嘛。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表达,却有颇高的认知门槛,唯有经历过战火、失去过自由、体验过生离死别的人才会有此等痛悟。

不过,只要是正常人,谁都不希望通过战争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战争有天大的好处,还是少一些为妙。战争少了,士兵自然不需要太多。随着二战结束,苏联武装力量也面临着裁减。有些虐心,裁军的原则是当过俘虏的人先走。西伯利亚战俘营主管的任期不长,便脱下了军装。扎夫里洛夫回到了克拉斯诺达尔,二战前第44步兵团长期驻扎的地方。他成了一名领取微薄退休金的退伍老兵,清贫而知足。

扎夫里洛夫心里的疙瘩不是没有,由于他的党证在被俘期间遗失,他的党籍一直未能恢复。更伤自尊的是,他被俘的四年未能计入他的军龄。在作家面前,老兵露出了他最愤懑也是最虚弱的一面,“战争打响那一年,我入党都快20年了。在战俘营四年,我没做任何背叛组织的事。为什么不能信任我?”作家的心因老兵的泪水而攥紧,他对着老兵耳朵嘶吼:我信任你。

此后,斯米尔诺夫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再次联络了与扎夫里洛夫相关的所有当事人,请他们写好材料,加盖印章。然后,他将材料呈交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1956年4月,苏联国防部总政治部重新审查扎夫里洛夫的党籍问题,斯米尔诺夫出席作证。一个月后,党证发到了老兵手中。1957年2月,苏军建军39周年前夕,老兵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嗯,应该感谢我们的作家,他用一支漏水的联盟牌钢笔,为老兵卸下了没准要背负一生的历史包袱。也应该感谢那个解冻的时代,冰封的土地有了被春风唤醒的可能。

四、回到1941年的布列斯特

英雄终获正名,需要一次庄重的回眸。不妨回到布列斯特,1941年6月的布列斯特要塞。那是一切的开始,也是扎夫里洛夫人生折叠的地方。

1941年6月21日,周六,深夜,布列斯特要塞军官家属楼内,第42步兵师第44团团长扎夫里洛夫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别搞错,他不是担心即将爆发的苏德战争,他担心的是定于6月27日召开的师党委会,会议将讨论对他的处分问题。前段日子,他总是在战士们中间散布战争迫在眉睫的“谣言”——这是他作为一名边防军人的常识判断。三观比较正的同志,向上级举报了团长蓄意制造恐慌的言论。师党委决定对他采取措施,以正视听。扎夫里洛夫失眠,显然也影响了妻子。别搞错,她不是在土坯房门前恭候作家斯米尔诺夫的玛丽亚,而是扎夫里洛夫的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提醒丈夫,别老是翻身,嘎吱嘎吱的声音会吵到科利亚。科利亚是夫妻俩领养的孩子,也是家属楼的团宠。

好,睡了,再睁开眼,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

几个小时后,6月22日凌晨2点,一列满载德国物资的货车隆隆驶过布格河铁路大桥,进入布列斯特火车站。布格河西岸的草丛中,隶属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45步兵师全部进入预定攻击位置。在漫长的苏德边界上,合计有320万德军枕戈待旦。此时,离“巴巴罗萨计划”的发令枪响还有一小时又一刻钟。

凌晨3点15分,震耳欲聋的炮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苏德战争爆发了。德军打出的第一发炮弹,就落在要塞军官家属楼附近。浅睡状态的扎夫里洛夫立刻起身,三下两下穿好军装。没啥好说的了,他散布的战争迫在眉睫的“谣言”,其实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师党委会也不必开了,战斗才是当务之急。扎夫里洛夫关照妻儿,躲到地下室去,等他回来。然后拔出手枪,冲出了家属楼。当时他并不知道,与妻儿此一别,重逢要等到15年后。

德军进攻要塞

中央堡垒内,苏军士兵乱作一团,很多战士半裸着身体,残肢断臂随处可见。第44团团部所在的环形大楼二楼,几乎全部坍塌,部队原有的建制已经不复存在。扎夫里洛夫勉强召集起二三十位战士,直奔要塞北大门,那是第44团预定防御的位置。扎夫里洛夫的临时指挥所,就设在北大门东侧的东堡。他的实战部署很见功底:派一个连驻守在北大门西侧的西堡,又安排一个连隐蔽在北大门的土墙上。如此,一个相互策应的三角形防区形成。

但战斗要比预想的惨烈得多,德军利用空中优势,对三角形防区进行了切割。6月23日,西堡和北大门土墙相继失陷,东堡则被德军团团围住,成了一座孤岛。此后几天,德军以坦克开道,多次对东堡大院发起冲击,都被扎夫里洛夫手下的敢死队员用集束手榴弹摧毁。拉锯持续到了6月29日,恼羞成怒的德军对东堡守军发出最后通牒:限一小时内投降,还有,交出指挥官扎夫里洛夫少校。守军用机枪扫射和《国际歌》合唱,进行回应。

仔细辨听,《国际歌》并不响亮。孤军死守,没有外援,弹尽、粮绝、人寡是可以想象的结局。整个东堡内还能战斗的士兵不足一个排了。在德军重炮疯狂轰击下,东堡于6月30日失守。接下来,便是德军的拉网式搜索。他们如此急于找到扎夫里洛夫,以至于让人怀疑,他们攻占东堡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人。为德军惋惜,他们的搜索无果,扎夫里洛夫如同人间蒸发。

少校没有人间蒸发,这个秘密只有他自己知道。哦,不,还有始终跟随着他的通信员。他们就躲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东堡指挥所土墙上的洞穴内。巧妙之处是,他们从洞穴里面用土石堵住了洞口。德军用机枪往里面射了一梭子子弹,转身离去。少校和通信员在洞穴里躲了好几天,待一切归于平静,才刨土爬了出来。他们在东堡的另一处隐蔽所找到十几位还活着的战友,一个抵抗小组就此建立。抵抗小组借助熟悉的地形,昼伏夜出,以游击战的方法对占领要塞的德军进行袭击。要塞外部时不时听到的枪声和爆炸声,就是他们制造的。可敌我双方力量着实过于悬殊,抵抗小组打到最后只剩下三人:少校、通信员和另一位战士。

作为主官,少校发出最后一道命令,三人趁夜色从三个方向分头突围,然后在要塞北部的别洛维查森林汇合。少校个人的行动非常成功,他单枪匹马摸到了要塞科布林堡垒北侧的外墙。正准备游过壕沟,对岸一位抽烟德军划亮的火柴给了他一次暴击,原来壕沟对面是德军的一大片兵营。少校不得已退回了科布林堡垒内的一个马厩,它属于第44团炮兵营。

请记住这个马厩,此地是扎夫里洛夫在要塞内最后驻守的哨所,也是他军旅生涯中最后战斗的阵地。独狼式的战斗中,他的武器是几枚手榴弹和一把俄制TT式手枪,他的掩体是一堆堆的马粪,他的食物是军马的饲料。他战斗了一周,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由于多日食用马饲料,他的胃部痉挛,剧痛难忍,而他的呻吟引来了德军。于是,爆发了最后一战中的最后一次交火。

德国驻波兰总督府军事司令部1941年7月23日的战争日志(档案编号:BA-MA RH 53-23/24)有关于这次交火的记载:7月23日,第502警卫营在要塞开展清除工作的一支分队遭到了火力射击,5名德军士兵伤亡,在随后的清除工作中,双方再次交火,又有一名德军士兵受伤,另有一名苏军军官被俘,这位被俘的军官是一名中尉。

难以解释德军战争日志中何以把扎夫里洛夫的军衔登记为“中尉”,也许是笔误,也许是少校的谎报。无论如何,在德军的定义里,扎夫里洛夫是布列斯特要塞最后的保卫者。他的战功,由于信息的隔绝和时间的错位,他并不自知。在他孤守东堡的那一天,德军就已经拿下了布列斯特城;在他躲进洞穴的那一天,德军已经占领了明斯克;在他藏身马厩的那一天,德军已经攻占了斯摩棱斯克;而他被俘的那一天,德军开始了对基辅的合围。基辅之战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苏军高达66.5万人被俘。对一对时间线,您会明白,扎夫里洛夫是何等不易。

1979年1月,要塞最后的保卫者扎夫里洛夫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布列斯特苏军公墓。

布列斯特要塞英雄纪念雕像

参考书目:

1、《布列斯特要塞》,[苏]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著,徐昌汉、赵立枝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2、《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5:德国东进》,[英]温斯顿丘吉尔著,朱建国译,青岛出版社2015年4月版

3、《巴巴罗萨行动:1941,绝对战争》,[法]让洛佩、[格鲁吉亚]拉沙奥特赫梅祖里著,张竝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3月版

4、《第三帝国的兴亡》,[美] 威廉夏伊勒著,董乐山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8月版

5、《第三帝国三部曲03:战时的第三帝国》,[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著,陈壮、赵丁译,九州出版社2020年8月版

6、《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英] 李德哈特著,钮先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7、《苏德战争》,[英] 艾伯特西顿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